
外胎是用耐磨橡膠制成強度較高而又有彈性的外殼,直接與地面接觸,保護著內胎使其不受損傷。它由胎圈、緩沖層、胎面和簾布層等組成(見有內胎式輪胎圖冊-圖2(圖中1-胎圈 2-緩沖層 3-胎面 4-簾布層 5-胎冠 6-胎肩 7-胎側))。
①胎面:胎面是外胎的外表面,包括胎冠、胎肩和胎側三部分。胎冠也稱行駛面,它與路面直接接觸,承受沖擊和磨損,并保護胎體不受機械損傷。為了增加輪胎與路面之間的附著力,防止縱橫向滑移,在胎冠上制有各種形式的花紋(見有內胎式輪胎圖冊-圖3(圖中a-普通花紋b-混合花線c-越野花紋))。胎肩是較厚的胎冠和較薄的胎側間的過渡部分,一般也有各種花紋以防滑和散熱。胎側是貼在簾布層側壁的薄橡膠層,其作用是保護胎側部分的簾布層免受機械損傷及水份侵蝕。胎側不與地面接觸,一般不磨損,但此處承受較大的撓曲變形。
②簾布層:簾布層是外胎的骨架,也稱胎體,其主要作用是承受負荷(汽車重力、路面沖擊力和內部氣壓),保持輪胎外緣尺寸和形狀。簾布層通常由多層膠化的棉線或其他纖維編織物所迭成,并按一定的角度交叉排列。 為使其負荷均勻分布,簾布層數多采用偶數。簾布層數的多少要根據輪胎承受的負荷、內壓以及輪胎的類別和用途來確定,一般在外胎表面上注有簾布層數。
③緩沖層:緩沖層位于胎面和簾布層之間,質軟而彈性大。其作用是加強胎面與簾布層的結合,以緩和汽車在行駛時所受到的不平路面的沖擊,以及防止汽車在緊急制動時胎面與簾布層脫離。
④胎圈:胎圈是簾布層的根基。它靠胎圈固裝在輪輞上。胎圈由鋼絲圈、簾布層包邊和胎圈包布組成。